最新信息
回望参加太极拳协会的感想
2011/1/21 17:06:30

   我是早年与邓淦铭老会长一起向北京来梅探亲的钱雪庵老拳家学习太极拳、剑的爱好者,在梅州市太极拳组织创建前期就参与协会工作,曾担任技术组的总负责人,后因间断要到汕头老家居住而让年轻人接替技术工作,亲历了协会的创建和发展过程,对梅州的太极拳事业有着深厚的感情。2010年12月26日,适逢我从汕头回到梅城,有幸参加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听了侯光兴会长既全面又精简的工作报告,系统总结18年来梅州市太极拳事业发展的历程、成绩和经验,格外亲切,感想良多。
    梅州市太极拳组织,从1992年建立“中国太极功梅州市研究会”之初,只不过30位爱好者的小小团体,经过18年的艰苦创业,而今拥有42个辅导站、1600多会员,由小到大不断发展起来,并且打下了较好的组织基础、思想基础、普及基础、技术基础、骨干基础和会风基础,确实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太极拳协会与其它一般的群众组织不同,而是要通过首先教人学会打拳,引起爱好之后,才会自愿加入太极拳协会。这就需要花大量精力去传授教拳,付出很多心血和辛勤努力,才能使太极运动普及发展起来。由此可见太极拳协会的领导和前辈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宝贵精神与感人业绩!
    梅州市太极拳研究会,由邓淦铭老会长等一批老骨干18年前创建起来,又经过侯光兴常务副会长(后任会长)16年来善于组织领导各届理事们不断向前发展,始终坚持开展群众性太极运动的正确方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地做了大量工作。协会创建前期,面对没有会址和经费困难,侯光兴同志便把自己家里的大厅作为协会开会研究活动场所,无偿提供茶水和电话费8年时间,使协会活动得以稳定正常的开展。直至2005年侯会长主动争取市委刘日知书记的重视支持,把文化公园广场的“红门”给协会作为会址,才有了自己的“家”。
    1998年,在市体委的直接领导主持下,为了带动全市各县更广泛的开展太极拳运动,召开了各县都派代表参加的第一届全市太极拳代表会议,把市区的“梅州市太极拳研究会”升格更名为“梅州市太极拳协会”,安排我负责技术组组长担任总教练。为了进一步广泛普及太极拳运动和提高技术水平,连续举办了各县参加的技术骨干培训班40多人和太极拳裁判员培训班14人。接着又在梅州城区培训基层辅导站的教练员39人,并在城区各个角落建立起辅导站组织,使群众性的太极拳运动迅速发展起来。为了更好地促进太极拳技术水平的提高,又先后举办了全市和城区的8次太极拳、剑比赛和数十次的大型表演。为了走出去、开眼界、学先进,侯光兴会长又千方百计寻求经费支持,先后6次参加全省老年人太极拳、剑比赛,以及发动会员自费参加三亚、珠海、深圳、香港、庐山、邯郸等地举办的国际太极拳、剑交流赛,使梅州的太极拳运动水平逐步得到提高。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年轻骨干逐步成长,而协会老一辈领导成员的年龄却逐步老化,侯光兴会长早就意识到这一点,从2003年以来就先后两次交班而未能如愿,直至近年把较为年富力强的一批骨干推上副会长岗位担负实际工作锻炼提高,才于这次代表大会进行换届选举,实现完整交班的愿望。看到今天协会新选举产生的热爱太极拳事业较年轻的领导班子,我作为协会工作过的老一辈人感到莫大的欣慰,希望新的领导班子成员很好地团结协作,随着新的形势发展,把梅州市的太极拳运动再上新的台阶,从健身太极拳引向养生太极拳,以达到张三丰“欲令天下豪杰延年益寿”的目的。

 

作者:原协会技术组总教练、名誉会长 王伟能
精彩图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