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研究
[转] 学习太极拳的基本要素
2015/5/21 12:26:18

(徐州陈小旺太极拳法研究会梁正雨)

太极拳,中国非物质文化产物,在中华大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且也已被国家所重视。目前在大中小城市中练太极者就有几亿人口,而且从太极拳的锻炼当中,人们从中也得到了很大的收益和实惠,无论从体质健康和内心深处修养都体会到极大的好处。在太极拳的习练当中有不少人悟出了太极拳本质就是人生的一门学说,是人生哲学,是事业辩证法,对人生成长的道路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那么,既然太极拳这么好,如何的练好太极拳,这是大家所关注的,下面就根据个人几十的体会,谈谈如何练好太极拳,便于大家参考。

太极拳,从名字的含义中讲,它是指在一定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规律,以圆周的形式,把运动距离变成最大化及最小化,利用阴阳之变化解运动中的矛盾。太极拳的运动规律,它取于宇宙的自然运动规律加之阴阳八卦学说所表明,使人更加准确的认识到太极拳的运动规则及锻炼的方向。那么,我们练习太极拳时,起初应该怎么去练、怎么去想、怎么去悟性。好多人都在迷糊,所以,在这里我的提醒大家,我们初学者,刚开始练时,你不要去过多的考虑这么深层的原理,被学者,只要抓住几点重要的东西去做,久而久知,到一定的时候慢慢自然就会把太极拳练到一定的程度,到一定的时候,功夫会不付有心人的。首先,在练习太极拳中,我们要做到:

一、 起势之前调中正、练拳路线要规定

起势前一定要把身体调整好,做到全身中正放松。在学拳时,尽可能注意路线方向,这样,便于记住拳式。在起初学习太极拳时,首先,师父在教学生起势前,必须要求学生要保持身体中正,按照拳理所说,头顶悬,含胸踏腰,两臀部内收,小腹自然内收有弹性,全身放松。初学者一定要按照师父教的动作线路进行练习。先养成一个良好的锻炼习惯,时间久了就会形成一种自然规律,动作自然而然就会定型。如何保持身体不偏不移呢,一是师父在教学生时,要不断提醒。初学者,刚开始不要过于追求完美,一开始学时不可能动作都能做到位,而且,还会出现顾这顾不了那,只要保持每天练习就行了,在此基础上,有时间就要多练拳架,有时间也有必要单式练习,每天坚持不懈的练拳,这个阶段是求数量而变质量,一旦动作熟练了在由质量转变成数量。二是学生在学习中要不断想到立身中正这个问题,不断提醒自己。在保持身体中正的的状态下进步学习,慢慢体悟,严格按照老师教拳的动作及路线。我们初学者刚开始练拳,目的是练自己的头脑,练过练拳修炼大脑的集中,静心,头脑的反应,敏捷的思维等等。而且在锻炼时更主张修行武德,把心灵修行的更加完美。并不是一心考虑为了拳脚功夫。

二、 练拳身体注重松、放松二字记心中

大家都知道,太极拳更重要的讲究一下“松”字,那么,我们在身体保持中正的基础上,要时时刻刻想到“松”,松在太极拳中起到绝对性的作用,我们在练拳时师父经常提到“以静制动”。这个“静”字就是先从松字练出来的。我认为“无松不成拳,无松不练钢,无松不练缠,无松不练劲,无松不练圆”,所以,在太极拳中“松”字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初学者能够抓住“中正与松”这就可以了,往往你对自己要求的过多,要求的过高,要求的过于全面,学起来反而会感觉难度加大,因此,开始练时一定要“由简到繁”,时刻注意保持身体中正,拳路方向以师父方向为标准,“松”字牢记,这样,就是初学者应该掌握的东西。那么,我们在打拳时如何才能做到“松”呢?一般来说,松是指大脑及身体肌肉上的放松。一是大脑的放松。第一阶段是大脑相对集中,就是在练习太极时,不要脑子里想的东西过多,打拳时想这想那,脑子总是感觉静不下来,这样会分散我们练拳的精力,因为,我们提出的大脑入静,其实是指的相对集中,让大脑尽可能的只想拳式,通过重复的拳式来便于大脑的集中性的锻炼,所谓“拳不离手、谱不离口”,使我们尽快熟练拳式,只有熟练动作了才能使大脑保持的放松状态。二是身体肌肉的放松。身体上的放松,关键还是在于大脑,我们刚开始练拳时,全身的放松关键要靠大脑来提醒,有些人认识,我们练拳就是练的劲力,刚猛劲,为什么太极拳就和其它拳种练法不同呢?在这我提醒大家,这就是太极拳的奥妙和神秘之处,一旦你了解太极拳了,懂太极拳了,那么你就会知道为什么要处于放松状态下练拳了。在这我只能提醒大家,我们太极的柔劲,弹抖劲,螺旋劲,缠丝劲全部都要通过放松才能练出来的。以上能够了解了,然我们就应该做到。

三、身法协调劲路整、周身相随意先行

在练拳时,我们做到“松”还不够的,在熟练套路之后,我们要考虑到在打拳时,使身法尽可能配合一体,上下协调,开合自如,特别是上身与下身的配合,左右的配合。当然以后还要做到,手脚,肘肩,肩胯,髋膝等等,现在不能一一讲到位。但初学能掌握上下,左右的配合,已经是不错了。总体能做到,立身中正,身法整体,打拳放松,这样已经是追寻太极拳的运动规律了。其实,当今太极拳不仅在练习要锻炼人的体能,同时还会锻炼人的耐力,锻炼人的意志,锻炼人的修养,锻炼人的身体与心态的平衡,最后同样锻炼技击时的反应能力与实战性,以上这些都需要身法上的配合。如何锻炼身法协调。

一是要做到“立身中正、上下相随”。在练习太极拳时,最重要是手臂与大腿间的配合,在练拳中,基本是“上开下合,上合下开”的原则,即体现出上下相随又体现出阴阳之变。我们在运动中,人体如同一个球体,好比阴阳图一样,如上阳下阴,双臂为阳时双腿为阴,即双臂开时双腿为合,相反,双臂合时双腿为开,从拳理上讲,这就叫“上合下开”。通过练习形成周身一体,体现出一种混元形状。当然这样更符合技击战术。

二是要做到“遇左先右,遇右先左”。身体的协调,劲路的衔接不断,避其力峰尖,这二点由于重要。更深刻的讲,就是通过这二项,锻炼呼吸流畅贯通,遇敌而体现“四俩拨千斤”的最佳效果。这也是太极拳与其它拳种不同的唯一运动规律。我可以举例说明怎么才能体现“遇左先右”的道理。比如,我们双手往左运动时,在运动前,先做到双手往右缠丝引导,然后在转向往左运动方向。

三是练拳行拳意在先。首先,我们在练拳时,要学会用心,用脑,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无论是身架或者说内气,都必须做到以意在先,以意引导。意到身法到,意到气到,在刚开始学拳时,只要做到意到架子到就可以了,随着时间和拳架的熟练,然后在想到意到气到。如果初学者刚开始就想到气,那必然会出现动作僵硬,而且会造成胸闲。所以我们在这里讲到意先行,是指意在拳架中。只要做到意动形随就可以了。

四、拳架舒展要大方,劲路开合要适当

在我教拳经验中,我认为,刚开始学学拳时,身法,招式及其身体各部位肯定是不相随的,而且,上下配合不好,手脚配合不好动作做不到位等等,这都是正常的,但是,只要动作做到大开大合,舒展大方就可以了,动作姿势不到位都没关系,上面我讲到,练拳首先要做到立身中正,全身放松,身法协调等等,在加上做到拳架舒展大方,这样就是一套很好的太极拳架了。如何使拳架舒展大方:

一是手臂大腿开合舒展。当然我要强调一下,太极拳手臂与腿脚的开合,一般不采取直手臂和直腿。要在开合中始终保持弓形状态,这样才能做到收放自如。保持弓形的状态下,尽可能把手臂和腿部开合放开,初学者,练习拳架时形成方字,有其形而无内里,待时间长了动作熟练了,在加一求圆,这样就是一套很棒的太极拳了。

二是拳架开合走缠丝。比如,我们开手合手时,想走好缠丝,而且使拳架漂亮,就要有个基本固定形式,我认为,上走鸭蛋圆、下走S线路,先有个固定的形式后,在加一多多练习,这样才能使每个套路连贯自如,做到外方内圆,劲路完整。

三是手臂开合的高低线路要规定。在一般情况下,我们练习太极拳套路时,最好先有个固定的形式,就是要做到“先规范后发展”。我们做任何事都必须先有规矩,有了规矩才能形成方圆。那么,手臂的开合动作应如何做呢,我们做到八个字就可以“上到不过眉、下合到不过脐”。这就是最基本的方法。

五、拳架熟练要多练,百练不烦不间断

在练习太极拳中,除了有师傅帮着经常性的纠正架子,等架子基本固定下来后,个人要天天坚持练拳架,不厌其烦的练,而且尽可能多练遍数。多一遍就会多一次的感受,就会有不同的感觉,在动作方面,力求动作规范正确,在练拳架中寻找自己的差距。通过不断的找出自己的差距,使太极拳达到“精 神”合一,形成周身为一体。

一是做到慢练调差。在练拳时,我们尽可以使拳练慢,而通过慢练找出自己不足,要从每个动作做起,一一查找,一一体会,通过不断练习,找出架子中的不足之处,缩小自己的错误,尽可能做到规范化。为什么要慢练,只有慢练才能做到,边练边找,边练边改,边练边悟性。同时,通过慢练聆听内脏的一些变化,形成独特的风格,慢慢积累自己的内功。

二是做到慢练调法。我们都知道,身法协调,周身一体。身法想做到协调,就是要通过慢练,百练,千练,不断完善身体的统一。在练拳中,要始终想到,阴阳变化,开合之分,遇左先右,意先形后,一气合成。太极拳的劲路是通过缠丝劲路把每个式子组成起来的,因此,在打拳时,一定要体现出太极拳独有的缠丝劲。拳架的流畅优美及其实用,缠丝劲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三是做到慢练调息。我们练习太极拳,不仅仅是锻炼人的体质,更主要的是锻炼人的心灵,锻炼的气质。气息对一个人而言,是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肺呼吸流量强弱,肺部活动大小都是反应一个的精神状态,练习太极拳的人肺活动量都是很健康正常的。在熟练太极拳招式后,我们在通过每招每式把呼吸有机加进去,天长日久,自然会产生很大的气能量,这样以来,无论是身体的体能及内部的气能量都会有极大的提高,使人始终保持精神焕发、大脑的反应始终保持灵敏的良好状态。


精彩图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