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研究
(转)搬拦捶如何学练
2016/3/12 20:01:11


搬拦捶是太极拳五捶中最著名的一捶,也是杨氏传统太极拳套路里重复出现频率最高的拳式之一。本文介绍我是如何习练搬拦捶的,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和探讨。我将搬拦捶的习练过程分为5个步骤。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步骤的划分在习练中是没有明显前后节奏区分的,5个步骤的区分主要是为了叙述的方便和有条理,实际的习练是前一步骤已经包含了后一步骤的部分某些领先动作、后一步骤则又包含了前一步骤部分某些延续动作而一气呵成的。

搬拦捶在杨澄甫先生所传授的传统太极拳套路往东的第一段里,1930年出版的《太极拳使用法》反映是衔接于“手挥琵琶”之后,然而《太极拳体用全书》反映约1930年之后, 手挥琵琶”与搬拦捶之间加上了一个左搂膝拗步”。套路中别的搬拦捶除了两个衔接于“撇身捶”之后,其它各一个分别衔接于“转身右蹬腿”、“白蛇吐信”和“弯弓射虎”之后。而衔接于“撇身捶”与“白蛇吐信”之后的搬拦捶,《太极拳体用全书》反映是衔接于前一拳式的推掌之后,现在在推掌与搬拦捶之间都有一个右冲捶。对于这一右冲捶,从介绍牛春明、田兆麟、李雅轩、崔毅士、傅钟文、赵斌、杨振基等等先人套路中可以发现,说法不一,有说是弓步冲拳,有说是坐步冲拳,有说是扣拳。应该认为这一动作可以有不同的外形、也是可以有多种用法的。而当身躯完全移于左脚上之后,所有的搬拦捶的动作又都是完全一样了。

应该认识到在太极拳套路的习练中,必须有如下这样的意识:那就是在假设东西方向的行进中,应该假设一条通过自己身躯中点的东西方向的直线(设称为“前后中轴线”),并假设这条“前后中轴线”是正对前方敌人身躯的正中;另外再各以自己两肩为两点各假设两条与“前后中轴线”平行的直线(设称为“左线”和“右线”)。练拳的始终,右肩往前转动的左转身右肩的外侧不能离开“右线”,左肩往前转动的右转身左肩的外侧不能离开“左线”。因为如果离开了,显然自己一个肩的外侧就暴露在敌人面前的正中而形成背势了。然而,这种敌我双方的体位关系,很多人在练拳与推手中都没有注意,这种练拳就明显脱离了实际而纯然属于自己单人的活动了,而推手中则往往会成为被制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太极拳的锻炼中应该始终要有“前后中轴线”、“左线”和“右线”这样三条线的意识。

我是这样习练搬拦捶的:

1)转腰收拳

设身躯移于左脚之上,右肩紧靠“右线”,以右胯为轴、含胸、身躯左转,同时右手臂被左转身所带动,手腕以肘为轴向下作顺时针弧形移动至拳面朝下,从俯视角度看,虽然这时胸部朝向西南方,两大臂与胸部形成的弧的延长弧线仍然要有将前方的敌人包裹于其中的感觉和实际态势。另外又同时,由于被左转身所带动,左臂似乎像是被甩向身躯的左侧前方那样移动,但左臂几乎仍然保持原来弧形的形态,即肘总是处于肩腕连线的外方,虽然外形上左手是由下向后向上划弧,而从与身躯的相对位置看,其实就像是由下往上摸一个很大的球,手臂渐渐内旋,使得原来的手心向上变为手心向右而已,与身躯的位置没有发生左右前后的变化。

【注意】很多人在这一动作中身躯是以左胯为轴、或以腰脊为轴左转,这样的左转身,右肩外侧都离开“右线”向左移动,右肩的外侧就暴露于敌人的正面正中而形成了背势,因此是错误的。很多人这一动作的身躯后移还是身躯本身主动用力造成的,前脚成了被身躯所拖拉动的被动的肢体,从而既前脚不能前进、又后脚不能后退而成了“双重”,因此也是错误的。按照太极拳原理,身躯的后移不能由身躯主动用力,应该由前脚的支撑所推动,使得推动身躯后移的劲力是“其根在脚”的,是“由脚而腿,由腿而身”的。这样的话,不仅移动沉稳,而且可以有效地避免“双重”。

2)缩右胯上步

以左胯为轴缩右胯,身躯微右转,使得体重完全落于左脚,从而带动右脚提起。继而随着右胯的继续内缩和身躯右转,右脚向正前方迈出脚跟着地,两脚跟的内侧缘约在同一条前后线上。也由于身躯右转的带动,右手腕继续由下向左顺时针弧形移动至左肋前,拳心朝下,拳面朝左后下方,手腕正对自己的胸(腹)背正中线。右拳从冲拳至此的这一过程中,从俯视角度看,手腕的运动轨迹呈微微的由前往后再往左后的顺时针的弧线。也由于身躯右转的带动,左手继续上移,内旋变为手心向前,由于此时虽然胸部仍然朝向西偏南,但面部朝正西,因此左手高约位于肩上耳下的外侧方。两大臂与两肩连线的夹角在这一过程中始终不变。

【注意】很多人右脚提起向正前方着地不是由于缩右胯所带动,而是在身躯还没有转向正前方时大腿主动用力引起的。这样,一方面,右脚的提起是侧对向前方敌人的,提起右脚的膝是不可能朝向前进方向的正前方而是朝向前进方向的左前方的,要等到右转身后才能向正前方着地,形成了容易遭前方敌人攻击的破绽;另一方面,主动动作的“轻灵”必然滞迟于被带动的动作,在实战中必然延误时机;再一方面,与被带动相比较需要多消耗体力。因此,这种方法对于太极拳而言是错误的。

3)转腰搬拳

在腰的作用下,左脚向后蹬地,推动两胯载着身躯前移,同时腰脊向后撑,使得身躯以右胯为轴往前送左胯右转身至身躯朝向正前方,左肩紧靠着左线,转身是以腰脊领先像是圆心在前的圆形立柱的滚动,由于这样的右转身而右脚尖被带动外撇全脚着地。这种身躯的右转像是竖着毛巾的绞动,毛巾的下端发生了顺时针的扭转,扭转就由下向上延伸那样,着地的左脚虽然外形没有移动,但右转必需由左脚的脚底开始发生的由左往前往右的内旋所引起,之后这种内旋向上依次延伸到左小腿、左膝、左胯、腰骶、腰脊到背脊,引起拔背,由于头的悬顶与沉肩,这种绞动则继续延伸到整条右臂,使得右臂发生由大臂向手延伸的顺时针的绞毛巾那样的外旋,最终使得拳心基本朝上。从动态外形右拳移动的轨迹看,这一过程中右拳发生了以右肘为轴的向上向前顺时针弧形挥动的擂击。然而,从俯视角度看,擂击挥动的整个过程中,右拳始终处于胸背的正中线之中、右大臂与肩胸的夹角是不变的、肘部始终是在肩腕连线的外侧、右臂仍然是向前围抱的形态;就右臂与身躯的相对位置而言,当擂击的幅度大时,肘部仅仅上提了几公分然后又下降到原位而已,右拳在擂击的过程中也仅仅是在胸背的正中线中提高然后降低至原来位置、同时大臂与小臂的夹角变大了些在胸背的正中线中前移了一段20公分左右的距离而已。而这种擂击幅度小时,甚至肘部与右拳都没有发生上提下降,也就是说整条右臂与身躯的相对位置几乎始终是不变的,擂击挥动实际上仅仅是由于身躯的转动带动了整个手臂发生了外旋而已。这一过程中的左手则被右转身带动至右拳上方,从空间位置看,左手弧形移动了很长一段距离,而从与身躯的相对位置而言,也几乎是没有变化的;两手臂仍呈向前围抱状。

【说明】太极拳搬拦捶的“搬拳”擂击充分体现了太极拳“动中求静”、“以静御动”的“不动手”。自我的体验,那就是在“搬拳”擂击过程的始终,右手小臂都有被大臂抽拉拖动扭转的感觉,大臂则有被腰脊直接抽拉拖动扭转的感觉,这种抽拉拖动扭转的力源起于左脚,身躯上的关键与力源中转站在左胯,手臂的移动、外旋对于左胯而言是不由自主被动的、手臂的肌肉是始终不用力的放松与没有一点主动的。然而,尽管手臂的肌肉是松弛不用力的,由于左胯这股抽拉拖动扭转力量的作用,“搬拳”擂击可以感觉很有力量,感觉身躯与两手臂都像是被挥动的鞭子,鞭子本身是既没有主动力量的、本身是不动的,而鞭子又是具有力量的、是运动着的,这种情况可以用“虽动犹静”来表示。太极拳的所有拳势都有“虽动犹静”的特点,而搬拦捶的“搬拳”尤其能够使人体验到。这种“搬拳”对于太极拳的“开展紧凑乃缜密”也有很好的反映,因为在整个“搬拳”过程中,尽管动态外形上手臂的活动幅度很开展,然而大臂几乎是没有上下变化的,头面胸肋始终受到手臂严密紧凑的保护,而且,“搬拳”的结果必然是右拳落在敌人的正前方,可以准确地攻击到敌人中心竖轴线的头至胸的各个部位,也可以准确地落于敌人攻击过来的手臂之上。

这种既动又似乎不动的“搬拳”擂击之所以会发生,重要的关键有三个:一是手臂必需不用力的放松与没有一点主动;二是大臂与身躯必需保持圆撑的姿势、大臂与肩胸的夹角不发生变化、感觉大臂与身躯就像是围抱着一个圆形的立柱。三是左脚的下蹬;四是腰骶作用下的沉胯与沉肩。这四个因素缺一不可,少了一个,要想脚的力量传递上来、身躯的转动带动手臂形成手臂既不用力又有力的“搬拳”是根本不可能的。

这种始终保持手臂不用力的放松、没有一点主动,以及手臂与身躯相对的一些“不变”,从拳理上说就是“动中求静”;而手臂之所以能够被身躯所作用动而发生“搬拳”,重要的机理又是在于手臂本身是不用力的放松与没有一点主动、手臂与身躯相对的一些“不变”所造成的,从拳理上说就是“以静御动”。因此,太极拳锻炼是不是有做到“动中求静”与“以静御动”,搬拦捶的这一动作可以作为很好的鉴别。

【注意】虽然很多人都说“搬拳”的手臂由腰来带动,实际上很多人在这一动作中手臂与肩都发生了主动。表现为尚未转身,右拳就主动的领先挥动,身躯再主动地随之转动,这样,身躯、下肢与上肢的动作就不是“如练一气”的“抽丝”般连续贯穿的,而是没有内在连续的各管各的主动的配合,那么,身躯与手臂就都必然是主动用力的。有的人甚至虽然身躯配合着转动,从俯视角度看,右拳的挥动离胸背的正中线越来越开、肘离肩腕连线越来越近,甚至腕肘肩在一条线上,最后右拳往后往往也不是正对自己的胸正中与鼻尖,而是正对自己的右肩;还有很多人在“搬拳”之前,还以右肩外侧领先往前移动、大臂与肩胸的夹角变小、右肩向前倾斜助势,“搬拳”的挥动是以肩为轴以肩的用力形成的,“搬拳”的过程中,必然往往右肩耸起,而且右胸肋发生明显的暴露。这些表现都不仅破坏了“开展紧凑”的姿势,也违反了太极拳的“主宰于腰”、“ 其根在脚”、“如练一气”、“不动手”等等要领,就与外家拳没有区别了。要克服与避免这样的情况,在学练中必须注意不能刻意、勉强、主动地追求手的运动与身躯的转动没有时间差,除了注意上述【说明】中所说的要求,还要在学练的初期,尤其注意手臂的动作必需是被由下而上的传递性的力量所带动的,手臂的动作都必须是不由自主的,传递性力量的感觉没有到的部位就不要自作主张地主动先动,因此,手的动作应该故意迟于身躯转动的动作,要体味动作如何被由下而上的催动与过程的时间差。这样等到渐渐手的动作能够被由下而上的力量所带动了,这种过程的时间差也就会自然而然地渐渐消失,最后达到既感觉到存在动作由下而上的过程,又根本没有时间差的效果了,这样的没有时间差的效果才是属于太极拳的了。

4)前拦上步

缩右胯、体重完全由右脚承担,含胸收腹、身躯就像是避开前方平移过来的面盆,或者就像是圆心在前的圆形立柱的滚动,以左胯为轴往后往左顺时针地弧形移动,继续右转至身躯朝向右前方(西略偏北),右拳则被弧形右转身带动沿着前后中轴线、也是沿着胸背正中线往回拖拉至腹前。由于身躯是转动着的,大臂与肩胸的角度又保持不变,从俯视角度看,左肩紧靠着“左线”,右拳被拖回的轨迹是呈逆时针弧线的。左手掌则被右转身所推动,与往后移动的右拳分开,也是沿着前后中轴线往前拦;手臂仍然保持弧形,即从俯视角度看,肘在肩腕连线的外侧。在右拳开始往后移动后,则左胯回缩,左脚被带动往前移动,经过右脚向前移动至脚跟着地,脚尖朝正前方,两脚内侧的前后延长线有适当的间距。

【说明】 这一动作开始的含胸收腹、弧形转身缩右胯是很重要的。因为太极拳的搬拦捶不是一味前进的硬冲硬攻。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体用全书》中说:“此拳之妙用全在化人击来之右拳,先以我之右手腕粘彼之右手腕,从左胁上搬至右胁”。这反映太极拳搬拦捶之“搬”往往是属于将敌人攻击过来的右拳引进落空、使得敌人形成背势的“沾粘连随”,这样的“搬”就不是强行主动向前擂劈的攻击,而是用右手腕牢牢地贴附住敌人攻击过来的右手臂就像是“粘住”一样,借敌人自己的用力,使得敌人的攻击落空和形成背势。这样,这所“搬”的右拳,其一就必须有相当“沉重”的自重,这样对于敌人攻击过来的右拳才会具有牵制、妨碍与破坏作用;其二就必须是没有主动用力的、“随人而动”之“柔软”的,这样才能借人之力。那就必须在接触的瞬间,如李亦畬先生所说的“随即松开”,如此手臂才能像是一团沉重的烂泥将对方黏糊住,使得敌人一时无法摆脱而被牵制住,并且妨碍敌人右臂发生变化,又破坏敌人右拳的运动方向,这“柔软”与“沉重”其实又都是由于手臂十分放松所形成的。所以,太极拳搬拦捶的“搬”尤其不能手臂本身用力,也不能以肩膀用力,必须以腰脊用力所引起,腰脊用力的部位还越低越好,而腰脊所用的力又必须是由脚传递上来的。非如此,要想手臂有“柔软沉重”地“粘住”对方而具有“引进落空”的效果是不可能的。

【注意】很多人将“搬拳”当作是一味向前的攻击,没有了“引化”,因此无论是向前的挥动还是往内的收回都完全是主动的,当然就与外家拳无异了。由此也可见,搬拦捶在向前“搬拳”后,以身躯的中心为圆心,将右拳环绕着身躯顺时针地弧形移动到右腰间,是将“随人而动”、“借人之力”、“引化”的往回“搬拳”抛弃了。

5)弓步捶拳

蹬右脚推动两胯载着身躯往前移动,身躯本身没有主动的用力;身躯移动中以由下而上的力量继续回缩左胯、以左胯为轴左转身往前推送右胯、右肩紧靠“右线”,使得身躯朝向正前方,右膝渐渐尽量朝向前方;两手臂也完全不主动用力。从“前后中轴线”看,右拳是由于左转身被不断推动沿着前后中轴线向前向上弧形移动并发生内旋的;而右拳与身躯的相对位置却似乎是始终保持不变的,右拳也是始终在胸背正中线中的。当身躯前移至左小腿将垂直时,左脚将全脚着地,左脚向前的支撑力量明显增加,从而腰脊的后撑效应也明显增加,于是腰脊后撑与拔背的反作用与沉肩、头的悬顶,身躯中的力量传递到右手臂,催动了右拳加快向前向上的移动与内旋,右拳与身躯的距离才开始明显拉开。当左弓步形成、左脚的五趾都着地发生支撑即“五趾抓地”时,右拳移动到胸正前方约与肩同高、向后正对自己的胸骨柄与鼻尖、拳心朝左、拳眼朝上略朝后、拳面朝前略朝上。左手则由于被左转身所带动往回收、略内旋掌心朝下落于右手腕后的小臂上、手指朝右上。从侧面看,两手臂都呈圆心在上的弧形,而从俯视角度看,两手臂则仍然呈向前围抱状的弧形。

【说明】 这一过程中两手的动作完全是由于本身一点不用力的放松、不动,与身躯的位置变化以及由下而上的力量所引起的。或者说之所以会发生“动”是由于“不动”所引起的,如果手臂有一点主动就不会有这种完全被带动之结果的。因此,锻炼中尤其要注意手臂在活动中要保持本身不要主动,可见这一过程也体现了内家拳的“以静御动”与“动中求静”。太极拳的“捶拳”锻炼之所以要这样,是因为纯正的太极拳用手臂攻击对方在还没有与对方接触之时,手臂本身是没有主动力量的,如李雅轩先生所说是“每出手要有虚无的气势”、“是在出手要发未发的时候,心中无一定的主张”、“未发时是无所有”的,《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记载田兆麟先生称为是“手到劲发,未中之先无劲、既中之后无劲、惟中肯之倾疾如闪电,一发便收”。这样,即使在攻击的中途受到反袭击,攻击的手臂仍然可以立即变为化解,所谓是“收即是放,放即是收”。而在与敌人接触的瞬间,虽然所发的劲是由手而出的,其实手本身也是没有主动力量的,力量是身躯传送过来的,手臂本身其实就像是一条鞭子,如李雅轩先生所说手臂“已发时又是松软如无物”的。这样的发劲才能够如李雅轩先生所说是“两臂松松的、两拳重重的、沉沉的,打出劲去冷冷的、脆脆的、狠狠的入里透内”、是“弹出去的、射出去的,真所谓发劲如放箭也”,也才能是“中肯之倾疾如闪电,一发便收”的。这就是说太极拳强大的力量(极坚刚)始终是以不用力的放松(极柔软)为载体的。当然要具有这样的技艺是十分不容易的,是极其困难的,因为这样的技艺不仅仅是需要相信与懂得,更需要形成条件反射,还更十分需要神经变化反应速度的提高,可以说能够成功地掌握是十分不容易的,但是,必须相信这样的技艺是完全可行的,学习太极拳就必须这样锻炼,这不仅是正确传承与学练绝无仅有的太极拳各种技艺的必需,而且十分有益于精神与身体的健康。因此,必须坚定地、肯定地认为太极拳任何攻击动作手臂未到终点的过程中是“无所有”的,包括了不应该有“劲点”。不然的话,也是与外家拳没有区别的。

【注意】很多人在练习弓步捶拳这一动作时,右拳不是由身躯的催推所引起的,而是发生了领先与主动的向前运动;有的人的右拳还是从右腰侧开始的,右肘往往是位于身体的背后,成为外家拳的“抱肘”了;很多人的右拳由于发生了主动,从右腰侧开始是直接地向前移动,违反了“拳从心出”;很多人的捶拳从右拳开始往前移动之时还有了主观的“劲点”,也就是有了主动的力量。这些都是违反太极拳原理的。要克服与避免这样的行为,一是要使得往前的“搬拳”要有放松地与人接触的意识、往回的“搬拳”要有单推手的回收那样“随人而动”的“引化”意识与效果。二是学练初期,右拳的动作必须是被动的、故意滞后于身躯之活动的,右拳的动作一定要有被催动的不由自主的感觉,这样,“拳从心出”就能够自然地形成。当然,这些的前提都是全身的放松。此外,太极拳的任何攻击动作,手的运动在未接触到假定目标之前一定要追求没有一点劲力的松软,手运动至接触到假定目标所发出的劲力必须追求是由于身躯的撑脊、拔背、沉肩与腿脚的反作用力所引起的,而且是在一瞬间发生即消失的,发劲的瞬间手臂仍然是松软的,这些也要求全身的放松。


精彩图片更多>>